要闻 | 文明创建 | 道德建设 | 文明实践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网络文明传播 | 文明资讯 | 移风易俗
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德化文明网> 文明网评
非遗联通“诗与远方”
2018-07-11 01:58:37  来源:泉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林杰  

6月初,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7届会议上,中国高票当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6月9日,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大会举办。由此可见,国际国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非常重视。(7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非遗自然文化与旅游双重属性,在不少地方,非遗已经成为当地旅游的最佳标签,诸如山东孔府菜、丽江古城、福建土楼、陕西秦腔等等,都堪称当地吸引游客的“头牌”。如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多元,对于旅游的获得感更为强烈,希望在旅行中能够看到更多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非遗正好满足了人们的渴望。

非遗是联通“诗与远方”的不二之选,既能够有力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能够给地方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中国已拥有53项世界遗产,它们共同构成了世界认知美丽中国、文化中国的“钥匙”,而国家级非遗更多达1372项,其中很多都可以打造成为优质的旅游产品,非遗资源非常丰富。

现在人们对于非遗文化本身的关注度就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关注、喜爱非遗,非遗成为一张非常有吸引力的名片,自带强大的关注属性。大力发展“非遗+旅游”是旅游转型升级的一条可靠路径,当然在发展过程中更要注重质量的提升,这就促使地方要加大对非遗文化的挖掘,注重非遗产业的培育,营造浓郁的非遗氛围,持续放大非遗的魅力,让真正正宗的非遗技艺与产品大放光彩,促进非遗文化与旅游的交融。

“非遗+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反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通过旅游既提升非遗文化的曝光度,让非遗文化站上更广阔的舞台;同时还能增加非遗传承人的经济收入,让他们生活的更有尊严,方能够更加从容与坚定的致力于非遗传承的重要事业。

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特质注定其是非常具有感染力与体验性的,只要真正挖掘出传统文化精髓,必能赢得游客的欢迎与喜爱,让“诗与远方”成为更多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道丰盛大餐。(文平)

中共德化县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东南网 承办
闽ICP备05022042号
投稿邮箱:dhxwmb@163.com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