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文明创建 | 道德建设 | 文明实践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网络文明传播 | 文明资讯 | 移风易俗
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德化文明网> 文明网评
综艺节目“控片酬”还应控总量
2018-11-16 15:49:43  来源:泉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傅心玫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9日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坚决遏制追星炒星、泛娱乐化等不良倾向,严控片酬,坚决打击收视率(点击率)造假行为。通知称,一些文艺节目出现影视明星过多、追星炒星、泛娱乐化、高价片酬、收视率(点击率)造假等问题,不仅推高制作成本、破坏行业秩序生态,而且误导青少年盲目追星,滋长拜金主义、一夜成名等错误价值观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纠正。(11月10日《新京报》)。

近年来,视听文艺节目泛娱乐化、明星高片酬、收视率(点击率)造假等问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并且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槽点。在此节点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9日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毫无疑问是抓到了点子上,打到了关键处。我们看到,通知对综艺节目嘉宾视剧网络剧片酬执行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综艺节目嘉宾总片酬不超节目总成本40%,主要嘉宾片酬不得超过嘉宾总片酬的70%。每部电视剧网络剧(含网络电影)全部演员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主要演员片酬不超过总片酬的70%。我们坚信,只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规范作用。笔者在举双手点赞的同时,还想提点建议,控片酬应该,如果能控总量更好。

现实的情况是,视听文艺节目泛娱乐化、明星高片酬,不但促使青少年盲目追星,滋长拜金主义、一夜成名等错误价值观念;而且也让一些影视、小品或歌唱明星追求文艺节目,当起了点评嘉宾、导师等。说的严重一点,荒废了主业,小品不演了,歌曲不唱了,影视不拍了,争相在文艺或娱乐节目中露脸,赚个名利双收。也许有人会说,市场经济,人员转行无可厚非,不必大惊小怪。笔者不同意这一说法,毕竟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全能型人才不能说没有,但也是凤毛麟角。再说,无论何时何地,爱岗敬业永不过时。否则,就是不称职。你可以转行,也可以兼职,但一定要适度,不能为了金钱荒废主业,否则,欲速则不达。何况视听节目泛娱乐化还弊多利少,深受广大观众的质疑和吐槽。

就当前现状来看,给文艺节目定规矩,控片酬大有必要,但是,从规定的标准来说,主要嘉宾片酬不得超过嘉宾总片酬的70%还是有点高。因而想靠这一纸通知改变文艺节目泛娱乐化言之过早,说句不客气的话,也许会治标不治本。因此,若想解决根本问题,需从源头抓起,适当控制多如牛毛的文艺节目总量才是上策。尤其是各地方台争相开播形式多样、邀请明星担任嘉宾的文艺节目。对那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栏目、节目进行必要的限制,该取消的取消,该压缩的压缩,该限时的限时。再者主要演员的片酬还有压缩空间等等。只有抓住牛鼻子,才能让牛去耕地,耕好地。

当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方能效益最大化。身为演员当以事业为重,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多多创作和演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精品力作。事实证明,唯有德艺双馨,方能让自己的艺术之树常青。切忌眼睛只盯着名利,想多赚钱无可厚非,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即使你再大牌,如果一心只为自己,观众和粉丝也不买你的账。一旦失去观众的信赖,到时肯定是后悔莫及。(陆敬平)

中共德化县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东南网 承办
闽ICP备05022042号
投稿邮箱:dhxwmb@163.com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