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文明创建 | 道德建设 | 文明实践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网络文明传播 | 文明资讯 | 移风易俗
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德化文明网> 文明网评
谨防迷失在廉价肤浅的夸赞里
2019-03-14 15:06:20  来源:泉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傅心玫  

近日,各类夸夸群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不少高校的学生还建立了各自学校的夸夸群。在夸夸群内,被人夸奖是家常便饭。例如,有人提出“学习了一下午,求夸”,便会有群友夸赞称,“能抵制住外界的诱惑而认真学习,说明您是一个自制力很高的好孩子”。(3月13日北京青年报)

曾几何时,“怼怼群”给一些网友提供了“发泄”的机会,很是火爆了一阵子,但这种张扬戾气的网络社交模式,不仅很快遭致公共舆论的质疑和批评,而且在“互怼”“群怼”中没有赢家,有的只是互相攻击和伤害,往往只会让人身心俱惫、得不偿失甚至“伤痕累累”,渐渐被厌倦、受抵制最终黯然收场。

而今,“夸夸群”横空出世,迅速在高校里漫延开来,一些电商平台也从中嗅出商机,跟进推出“夸人服务”,委实让人耳目一新。毕竟相对“怼怼群”而言,“夸夸群”不是攻击而是安抚,不是伤害而是爱护,满足了人们“求赞”“求夸”“求安慰”的心理诉求,温和、友善的氛围俨然让人更易于、乐于接受,在高校学子和年轻网友中不乏拥趸,无疑也纯属意料之中。

“夸夸群”能够传递快乐,可以让大家得到放松,受到挫折可以在群里“求夸”找到自信……从网友分享的体验不难看出,“夸夸群”确实能够给人以心理慰藉,创造了一种排解心理压力的路径,无论出于“好玩”还是内在需求,入群“求夸”“互夸”,只要适度、适当无可厚非,也未尝不是一种抱团取暖、鼓劲加油的互动创新,在一定程度出释放出积极的正能量。

有必要正视和检思的是,一来,“夸夸群”之所以受热捧,缘于某些年轻学子遭遇压力、困境乃至挫败时,缺失自我调节、疏导的能力,不善于从身边寻求实质性的帮助,而寄望于从虚拟网络寻求排遣、释放或解脱,客观上反映出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和现实社交的逼仄,多少有些自欺欺人的意味。倘若长期沉迷于“夸夸群”的虚拟赞赏,而忽视现实生活里的磨砺、适应,难免陷入非良性循环,使自己越来越跟真实社会脱节。

再者,不管好的孬的,对的错的、是的非的、实的虚的,真夸、假夸、乱夸、瞎夸,“夸夸群”直接夸、随意夸,连午睡起晚了、工作出错了也能各种花色夸,看似可以让人拾起自尊、消除自卑,但如此虚浮、肤浅甚至无原则的夸,除了能聊以自我安慰实际上乏善可陈,久而久之极可能滋生“温水煮青蛙”效应,助长惰性和任性,让自己在“飘飘然”中迷失方向,无助于提醒、督促自己改进、提升,甚而导致虚荣、虚伪、奉承亚文化的泛滥,诸多负能量不容小觑。因此,偶尔玩玩图个乐子或无妨,当真你就输了。(福泉)

中共德化县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东南网 承办
闽ICP备05022042号
投稿邮箱:dhxwmb@163.com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