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文明创建 | 道德建设 | 文明实践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网络文明传播 | 文明资讯 | 移风易俗
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德化文明网 > 文明网评
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开放需综合施策
2021-02-22 11:28:39  来源:泉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陈培源  

“积极会同体育总局等部门,做好已建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和提档升级,进一步盘活现有存量资源,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和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双向开放。”近日,教育部在中国政府网“你的留言,部委有回应”中回复网民称。此前,来自北京的网民“忆”留言说,许多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完备,但课余时间常年闭门闲置,造成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2月18日《法治日报》)

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在全国的体育场馆中,学校体育场馆占比达66%,也就是说,全国有2/3的体育场馆在学校。学校体育场馆,也是一种公共资源。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大力推广,如何有效缓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和体育场馆供给不足间的矛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盘活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于加快推进全民健身,意义重大。

《全民健身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国家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 国家有关部委、地方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不少政策,但多年来,由于涉及安全、监管等一系列问题,占社会体育场馆资源一半以上的学校体育场馆,真正对外开放的少之又少。

正如专家表示,在国家层面上,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虽然有政策依据,但并非法律上的义务。从具体实践来看,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的设置、开放对象的范围、开放的时间、安全标准、收费标准,以及如何对活动人员、活动场地、活动秩序进行有效管理等诸多问题缺乏具体规定,致使许多学校不愿意开放。

因此,亟须将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纳入法律规范,通过法律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为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提供法律支撑,相关部门依法进行协调推进。比如群众在校园内进行体育锻炼出现意外事故时如何划分责任、如何健全相关人身安全保险、如何组织实施场地管理监控等一系列问题,都应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以消除学校开放的后顾之忧。

为了让学校以免费或更低价格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保证场馆设备设施的日常运转和定期维护,政府必须加大经费投入。比如在杭州,政府将学校体育设施日常更新维护纳入预算,每年还补助场地开放管理经费每校5万元,目前杭州主城区500余所中小学已经实现百分百开放,健身次数达250万余人次,初步形成了市民就近运动的“10分钟健身圈”。

积极探索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新模式。比如,浙江慈溪市按照“政府购买—学校负责提供场地和设施—第三方管理服务”的方式,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第三方负责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日常管理、器材设施维护、开放时段水电费等支出,市民凭“全民健身卡”有序入校健身,还可在网上预约、预订健身场地,并通过微信、支付宝支付费用。

当然,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公众也不能拖后腿,一定要遵守场馆规章制度,注意社会公德和公共文明,不要乱扔垃圾、破坏设施,也不要大声喧。(付彪)

中共德化县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东南网 承办
闽ICP备05022042号
投稿邮箱:dhxwmb@163.com
微信